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 > > 正文

假苍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2023-08-04 09:33:04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假苍耳(Cyclachaena xanthiifolia(Nutt.) Fresen.)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假苍耳属(Cyclachaena),原产北美洲。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入侵我国辽宁省朝阳县,目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新疆、山东等地均有分布。假苍耳已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假苍耳在我国仍呈扩散蔓延趋势,为有效防范其侵害,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一、主要特征


(资料图)

(一)生物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0.15~3m。根系为直根系,主根发达,周围有多个侧根。茎直立粗壮,多分枝,绿色或紫色,下部茎光滑无毛,具明显纵条纹,向上渐有毛。叶片大部分对生,顶部的少数叶片互生;叶片三角状、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6~20cm,宽5~18cm;叶脉在背面隆起,叶缘有重锯齿;叶正面具短伏毛,背面具绵毛,灰绿色;叶柄长1~12cm。花序梗长1~12mm。总苞陀螺状至半球形,直径3~5mm,苞片长2~3mm。头状花序排成圆锥花序状,花序枝顶生及腋生,每个头状花序下垂,覆瓦状排列,叶质,椭圆状菱形,花单性,同一头状花序上既有雌花也有雄花,全部为管状花,着生在圆锥形的花序托上;雌花位于花序盘边缘,在雌花与总苞片之间有一大型船形鳞片包围雌花,鳞片边缘有睫毛;花柱较短,柱头二裂,子房倒卵形,雄花位于花序盘中央,数目较多,花粉粒圆球形。痩果黑色至黑褐色,长约2mm,宽约1mm,倒卵形,背腹扁,表面密布颗粒状细纵纹,两侧有明显脊棱,顶端圆钝,基部具凸出的黄色果脐。7~10月开花结果。

假苍耳主要生物学特征。(左,生境;中,幼苗;右,叶片)

假苍耳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左,茎;中,花;右,果)

(二)主要危害。假苍耳植株高大、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环境适生性好,在入侵地严重排挤本地植物,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对许多生物资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大批土著野生植物因此失去了生存环境。入侵大豆、玉米、向日葵、甜菜等农田后,将严重地降低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假苍耳可在花期产生大量的花粉,相对于豚草更易导致“枯草热”的发生;果期植株散发明显异味,皮肤接触会有瘙痒感,危害人体健康。

(三)发生生境。主要分布在农田、公路和铁路护坡地、荒地、河边滩涂地、废弃的田野、路边等。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盐碱地、石缝都能生长。

二、防控策略

在摸清假苍耳本地发生和危害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发生生境和危害程度,在不同生境下,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监测预警和治理。在农田发生区,强化发生危害监测,及时采取物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减灾降害处理;在幼苗阶段及时根除,防止对农作物造成损失。在荒地、路边等发生区,在早期阶段加强监测预警,在繁殖生长期之前及时采用物理、化学、替代控制等方法进行连年的防除,降低当地种子库,直至完全根除。假苍耳最适宜的防治时期为营养生长期。

三、防控措施

(一)监测预警

在营养生长期尤其是花期定期开展监测调查,重点调查农产品、基建材料等往来的工厂、企业,以及公路、铁路沿线等,查明假苍耳的主要发生区域及其在扩散前沿带、前哨点和潜在入侵地的发生动态,绘制高精度分布图,一旦发现新的入侵要及时及早根除。

(二)人工拔除或机械防除

在假苍耳零星发生区。为确保灭除效果,主要采用人工拔除或锄除等物理方法进行处置,处置时期应在苗期进行。且灭除后要进行持续监测,如果发现假苍耳还有发生,要持续进行防除,也可辅助使用除草剂提升防效,直至3年内不再发现假苍耳为止。

在假苍耳的连片发生区。春夏季营养生长期(苗期和开花期)可采用人工防除、机械防除、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对于生长迅速、根系庞大的成片假苍耳,应进行机械割除,且应贴地低割,不留高茬,以防新枝再发。防除的最佳时期均宜在植物开花前进行,使其不能开花结籽。在秋冬季结籽期,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拔除的方法进行防除。如果发现种子已经成熟,需要人工用枝剪剪除花序部分,装入密封袋并进行灭火处理,防止种子进入土壤形成新的入侵与扩散。

(三)化学防除

在假苍耳的苗期和花期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除。化学防治时应在充分考虑对假苍耳发生生境土著植物和生态环境安全性的基础上及时采用适宜的化学防除药剂。其中,对于假苍耳的化学防除在4—6叶的苗期效果最佳。

1.在农田。禾本科作物田(小麦田、玉米田),每亩可使用24%氨氯吡啶酸25g,或48%三氯吡氧乙酸35g,或20%氯氟吡氧乙酸40g,或25%辛酰溴苯腈乳油150mL/等,加生物助剂,兑水30—40L,均匀喷雾防治。大豆田,用乳氟禾草灵6g,或氟磺胺草醚17g,加生物助剂,兑水30—40L,茎叶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2.在公路和铁路护坡地、荒地、河边滩涂地等,使用草甘膦、氟磺胺草醚,加生物助剂的效果最佳。

在进行除草剂防治时,尽量选择推荐药剂剂量,如防控效果不显著,可在此基础上剂量翻倍。如选用其他除草剂,建议参考推荐剂量喷施。如果假苍耳在当地存在持续出苗的现象,需要根据出苗情况进行多次施药防治。

此外,还要注意,化学防治喷雾时要选择合适的条件避免喷施的药剂飘移到邻近敏感植物上。在河沟边或农田边使用化学除草剂时,要选择晴天喷施,避免药剂随雨水进入田间而造成药害。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四)替代控制

此外,在假苍耳大面积发生的荒地、路边等地种植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有经济价值、绿化价值的植物可替代假苍耳属植物群落,一旦定殖成功,可长期抑制假苍耳的生长。

四、部门协调与科普宣传

严格落实假苍耳入侵地属地防控责任和部门(如农业、海关、林草、生态环境、水利、交通等)间的协同管理,避免出现管理盲区和遗漏等,提升防控效率。

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宣传图册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与培训,普及假苍耳的识别要点和防控技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假苍耳监测与防控队伍中来,全面提升假苍耳的综合防控效果。

标签: